Uber司機費爾曼(Gayle Fairman)告訴巴爾的摩地方新聞台WBAL-TV 11,她26日凌晨1時16分接到叫車後前往載客,乘客晚了幾分鐘才上車,當他們接近凱伊橋時,被警察攔下,才知道橋梁已經崩塌。
同時,若能建立平台來交換筆記,還能形成一個知識社群。人的輸入是透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這個極限,來自於人的極限。從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異,能夠進一步看見數位技術的特性。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電子書不只是電子版的「書」 延伸閱讀 書店訪視員「不買書」爭議:文化部迅速回應切割,蔡志浩公開致歉與反思 朱家安:電子書閱讀器舒緩我的網路成癮 為什麼電子書閱讀器比較不傷眼?「電子紙」背後的科學原理 2022台灣電子書市觀察:電子書店是為了讓讀者在「日常行為改變時仍能繼續方便閱讀」而存在的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實體書能帶來更多的體驗 不過,數位技術也並非沒有極限。Kevin Kelly的《必然》揭示了12種數位技術帶來的趨勢,在此我以電子書為例,說明其中幾個趨勢帶來的改變。
或是有些可以發出聲音,有聽覺的刺激。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看清帶來的影響,讓優勢可以凸顯,並減少問題帶來的衝擊。對於這次的跨界舞台合作,林奕碩也分享,相較於注重合作對象的音樂素養,百合花的成員們更看重的,其實是合作夥伴是否能在演出中展現出創意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精神。
苗可麗和百合花透露,這次的合作將不只是一場音樂表演,更像是一場精心打造的驚喜大秀。」 林奕碩指出,在歐美、非洲許多國家都有不少成功將在地傳統音樂發展成全球流行曲風的例子。他希望像他們這樣會講台語、懂得彈奏傳統樂器的創作者,能夠將這些寶貴的傳統音樂傳承下去,甚至在國際上推廣開來。林奕碩認為,目前流行的歌曲大多採用前衛的曲風或是西方國家的音樂元素,缺乏台灣傳統音樂的特色。
當音樂與戲劇表演的界線被打破,苗可麗和百合花的跨界合作將為樂迷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大讚百合花「外星人」,歌曲牽引兒時記憶 採訪這天,剛好是苗可麗與百合花團員們首次見面與彩排的日子。而帶來驚喜的不只有苗可麗,在這次特別的跨界演出中,百合花的主唱林奕碩更親自擔任「編劇」,精心編寫了精彩的劇本,預計讓觀眾深刻體驗音樂與戲劇張力的結合,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演出。
精選三首耳熟能詳經典Cover,樂迷有得聽、有得看,也有得「被罵」 即將在大港開唱上合作的苗可麗和百合花,究竟會為觀眾帶來「驚喜」還是「驚嚇」呢?對此,苗可麗與百合花的團員們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暗示著兩者皆有可能。」 釋出自己的創作後,一首歌不再僅是作者的意念和情感。苗可麗親自挑選了眾人耳熟能詳的三首台語歌曲,並透過百合花重新編曲,以獨特的風格重新詮釋這些經典作品。「我覺得他們的音樂很有未來感,但又融合了台灣早期傳統音樂的元素,聽了會讓人感動、會覺得很幸福
生食、熟食應分開處理,處理不同類型的食材(如海鮮與蔬菜類),砧板與刀具應做更換。在廚房料理時,微生物會存在於廚房的各個角落,因此烹飪者需洗淨雙手,並保持環境清潔。另外,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也可能具有風險。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台灣每年超過30萬例個案感染沙門氏菌,但根據官方數據,通報率低於1%。生冷食物如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
圖片來源:潮健 康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刊載資料指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為一種粒線體毒素,普遍存在於發酵米製品、玉米粉、椰子製品,或發泡過久的銀耳、木耳等食物中,臨床症狀包括不適、頭暈、嗜睡、出汗過多、心悸、腹痛、上吐下瀉、血便等,重症者則可能引起多重器官衰竭、中樞神經病變,甚至導致死亡。食物以1-2小時內食用完畢為主、避免存放於室溫中。
圖片來源:潮健康 隔夜菜一定要冰、食用前要加熱。圖片來源:潮健康 外食族引發食物中毒風險最高?重症醫籲:慎防「五種最毒細菌」 位於哪些場所用餐,可能較高的食物中毒風險?接續上述中毒供膳單位調查統計,以「營業場所」案件數最多(48.8%),其次是學校(23.1%)與自宅(12.9%)。由上述統計結果可知,「外食」行為可能是最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途徑之一。2. 沙門氏菌(Salmonella)。4. 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在台灣,民眾常因食用生蠔或未經煮熟之甲殼類等「海產食品」,或在烹煮過程中受到腸炎弧菌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資料來源: 《食物中毒,常見的細菌及食物》-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Bongkrekic Acid—a Review of a Lesser-Known Mitochondrial Toxin 本文經潮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寶林茶室案真凶藏在「5種最毒細菌」之中? 重症醫示警:在「這場域」用餐中毒風險最高 延伸閱讀 北市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累計2死:粿條等食材查驗估2週有結果,蔣萬安勒令市內所有分店停業 北市百貨餐廳疑食物中毒6就醫1死,衛生局:調查屬實最重罰2億,食藥署主動稽查 破除吃火鍋常見迷思,專家:貝類殼開不代表煮熟、鹽水洗海鮮無法殺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無空氣的包裝食品則有罐頭、真空包裝食品等。
如有過夜菜需隔餐食用,應至少加熱至70°C以上。另外,若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之案例:務必立即與台灣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或衛福部食藥署聯絡,避免中毒情事擴大造成人員傷亡。
仙人掌桿菌極容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食品中帶菌率可高達20-70%。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目前各界推測致毒的根本原因與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或毒素有關。
黃軒醫師補充,對於易受食物中毒影響的高風險族群,如嬰兒、兒童、老年人、孕婦以及免疫系統較弱者,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中毒。除了米飯有時稍微發黏,口味不爽口外,大多數食品的外觀都與受汙染前並無二致。「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兩死、兩重症。若有剩餘食材,應盡快保存至冰箱,或是7°C以下之空間。
常見的食品為受污染之肉製品、家禽、蛋製品、魚貝類、乳製品、盒餐、生菜沙拉及麵包店產品等。主要易受感染影響的有: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
5.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一項本土研究曾顯示,依病原微生物統計,國內以「腸炎弧菌」引起的中毒案件數最多(60案、478人),其次為「仙人掌桿菌」(46案、1,982人)、「金黃色葡萄球菌」(41案、 902人)。
約有25%的人類與動物,皮膚和鼻黏膜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其能產生導致食物中毒的「毒素」。而常作為主食之「米飯」等澱粉製品,更需注意容易受到仙人掌桿菌汙染風險。
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污染後,大多沒有腐敗變質的現象。由於肉毒桿菌只能在沒有氧氣及低酸性(pH > 4.5)的食物生長,因此,凡食品屬低酸性且無空氣存在,即有可能產生致命的毒素:其一是包裝食品,屬低酸性的包裝食品有肉類、豆類、蛋類等。黃軒醫師提醒上班族或外食族,需格外注意以下細菌感染之風險: 1.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米酵菌酸」污染是幕後兇手? 位於台北市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日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今(27日)下午2點已累計10起中毒案例,其中更有兩人死亡、兩人ICU急救中。其二則是醃漬食品,香腸等醃漬食品的底層,也屬於沒有空氣的狀態
若有剩餘食材,應盡快保存至冰箱,或是7°C以下之空間。無空氣的包裝食品則有罐頭、真空包裝食品等。
5.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如有過夜菜需隔餐食用,應至少加熱至70°C以上。